有人問,我常常說車,很應該利用我的知識在股票市場賺一筆。
老實說,我的戰積一點也不彪炳。或者旁觀者清,做塘邊鶴倒真有點成就,變成當局者時卻往往如坐過山車,所以不要問我貼士,因為我說完就心虛,你不耐煩等收成也不要碰車股。
但以我多年跌跌撞撞的經驗,倒有點意見給大家。老套得有點過份的是,你不親身去感受一下車廠的銷情,就真的不要碰。像長城汽車,在澳洲走一趟回來,對這個國產品牌印象深刻,雖未至於到處也見到,但以一個「偏門」品牌,曝光率竟然不差,遠看該品牌的裝造水準也不輸主流品牌,但售價卻平一截,加上該品牌主攻的是實用為主的農夫車和越野車市場,不太受brand loyalty影響。一個外銷成績好的品牌,前途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言猶在耳,該品牌發出盈喜,股價狂升,也證實了有實力的品牌不會沒有人留意。
至於有些品牌,忽然得到股神的垂青,命運未必一樣,但當我們只是靠未來願景盲目樂觀,股價再衝上雲霄終究要回到現實。像比亞迪,畢非特一入股,股價真的飛升得嚇死人。但當大家的願景沒有實現,畢非特也神仙難救,你還要永遠沒有他的消息靈通,結果仍然是難逃插水命運。同一事件,在美國也發生過,但情型不同,Kirk Kerkorian在GM破產前撈底,以為趁低爭奪大股東地位可以左右大局,結果仍然是黯然蝕本離場,GM最後仍然難逃破產命運。假如散戶以為泊個好碼頭,我不夠膽說一定錯,但後果自負。
最後就是你願意守多久。當你相信自己的看法沒錯,就不應被短期的波幅嚇怕。青姐也有教,有時大戶會玩「震倉」,震散散戶再撈貨,但必須真的肯定自己心水清,尤其是買國產品牌的股票,更應小心,有何風吹草動,空穴來風並非無因,看來好像有點精神分裂,實情卻是不要和股票談戀愛,加上內地股票企業管治水平總是令人費解,常常發生一些突如其來的事,散戶蒙在鼓裡,所以當有負面消息出來,切勿掉以輕心,即使高層否認,也要審慎行事,一見勢色不對,應立即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