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前後腳的兩家茶禮


保時捷宣布和網球美女舒拉寶娃簽了三年合約,香車美人,同樣「睇得打得」,沒有人會覺得這個組合有任何問題。

只是不經意地在其他網頁發現,原來早於2006年,舒娃同樣跟當時還是福特旗下的Land Rover簽了三年合約,直到Land Rover賣了給Tata Motors為止。我想起了湯唯未成為SKII代言人之前,也曾經替另一個品牌拍攝化妝品賣廣告,有口痕友就說她濫,哪裡有錢就往哪裡去,一時又說Ponds好,過兩日又說Max Factor妙,皮膚還不是同一種。
當然,你也可以說,護膚,不一定只用同一隻品牌,在汽車世界裡,Land Rover和Porsche的product line也沒有太大衝突,唯一可能爭崩頭的,就是SUV市場。而對舒娃來說,兩個品牌都是luxury goods,形象上有相輔相承的效果,她變節也就沒有甚麼損失,就算是和她更有切身關係的球拍與球衣,我們於其他網球員身上也見證了,失去了一個endorsement,換了另一個補上,球拍也換了,他們還不是一樣懂打球,沒有甚麼大不了。

不過買車除了代步,多少也追求形象上身份上的認同,於是我們留意誰是代言人,又好像合情合理。只是車也好運動用品也好,如今要找一個細水長流白頭到老的代言人,無論是廣告商這個襄王有夢還是代言人這個神女有心,在這個越來越功利主義兼短視的年代,也似乎越來越不容易了。

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未能一路順風

平治最新推出的CLA,其中blue efficiency型號的風阻達到0.22的「概念車級數」,引起了車壇譁然。

與此同時,看了一篇關於Warburton買來內地汽車以測試一下質素,提到吉利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未能抵禦橫向風勢,導致在高速公路上不夠穩定,吉利大方承認他們根本沒有把吉利汽車送進風洞測試,原因是內地根本只得兩個用來測試汽車風阻的風洞,加上內地汽車以在大街小巷穿梭為多,在資金緊絀下,他們亦寧願花費於其他消費者較容易察覺的東西上。

之所以與此相提並論,是想指出風阻測試對汽車質素的重要性。風阻,很多人都以為以低為好,事實上越低風阻,汽車也就更省油,所謂「破風而行」,並不是叫你真的硬蹦蹦的與風為敵,而是怎樣令迎面而來的風順利疏導。自從人類發現了水滴型汽車的風阻最低,於是汽車也一道以流線型為之「低風阻」,很多跑車都用了這一招達到效果了。當然,另一種達到低風阻的方法,自然是把所有可以導致風阻的東西如輪圈、望後鏡都收起來,於是為什麼後來有些以超低風阻聞名的汽車,總是有些科幻的感覺。

到了近幾十年,電腦測試流行,車廠不用製作真車已經可以在這些器材上設計出低風阻的設計,近年除了強調車身的線條外,包括眾多超級跑車在內的車廠也在底盤上下功夫,把車底的氣流疏導,也解釋了為什麼目前的汽車看來不是那麼「流線型」,也一樣做到低風阻的效果。

當然,車廠不一定一味追求低風阻。除了設計上要遷就顧客口味外,對跑車來說,下壓力反而是汽車穩定性的重要元素之一,最近推出的多款法拉利的外型古靈精怪,就是為了在破風時帶來強大下壓力,這些下壓力在高速時動輒以百公斤計,絕對不是等閒。當汽車業的技術一日千里,中國汽車業不好好研究這些造車「基本功」,也很自然未能做到「一路順風」了。


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

直銷也犯法?

說起「直銷」,很多人都會想起福士這幾年在香港「直銷」。但其實,還有另一車廠在香港也是玩「直銷」,而且到現在都還未有正式的陳列室,靠人介紹都仍然賣得不錯,說它像某貴價家庭用品常用的「傳銷」多點。

那就是電車生產商Tesla。你或者不懂得這個品牌,但假如電車他日真的可以取代汽油引擎驅動的汽車,Tesla實在功不可抹。一分錢一分貨,續航力傲視同儕,自然比行家的產品貴幾倍,即使免了首次登記稅也仍然賣近百萬。但我今天不是說電車的未來,而是想說Tesla這種直銷方法,原來在它老家美國的得薩斯州是違法的!

當然,Tesla沒有做違法的事,但為了堅持不給代理商賣車又不違法,公司做了許多迂迴的事。他們不可以在當地有任何類似賣車的活動—例如為客人解答關於Tesla型號的價錢、分期付款手續,更不可以安排客人試車,也不可以轉介客人到另一些州份購買他們的產品,他們甚至連「陳列室」也不叫,叫「galleries」--就算你有多想買,看到這裡你可能已經「發晦氣」:咁煩,唔買啦!但Tesla仍然可以在那麼嚴峻的環境下做成生意,可見Tesla的產品的確有吸引之處。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Tesla那麼執著?他們當然自有一套道理。外國的代理,不是光代理你一個品牌,通常都會同時代理一些傳統的汽車品牌。推銷員要賺傭,當然以賣汽油車較容易。目前電車仍然是「偏門生意」,Tesla認為光是給代理推銷已經「輸在起跑線」,於是才那麼堅持。

當然,你堅持一啖湯都不給代理,各代理商會自然同仇敵愾。於是Tesla目前正面臨官司,而Tesla也堅持不退讓。有人說,在美國這個「崇尚貿易自由」的國家(這些人不是太天真就是太傻,美國的法例有多臃腫過時有多保護主義,小孩都知道),竟然連直銷也不容許。在上兩個世紀,有經紀制度當然可以起到保護消費者的作用(至少冤有頭債有主),但於今日科技發達消費者權益漸受保護和重視的年代,中間人以至經紀的存在價值已經越來越多人質疑,於是既得利益者唯有靠這些過時的法律、坐大的勢力以及鋪天蓋地的政治網絡剷除異己,我們才一次又一次見證人類怎樣以本末倒置的制度,削足適履的邏輯成功開脫和保衞自己的既得利益。

參考文章: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3/04/10/us-tesla-ceo-idUSBRE93911B20130410

http://www.teslamotors.com/blog/tesla-approach-distributing-and-servicing-c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