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不長進
提起本田,最近又有另一消息,指本田總部非常不滿澳洲的銷情,指全世界只有澳洲,萬事得賣出的數量比本田多。
還要是超多。單是去年全年,萬事得已經比本田多賣三萬輛。本田當然不忿氣,萬事得有的東西,我也有,偏偏就是不夠人鬥,你有CX-5我有CR-V,你有6我有Accord、你有3我有Civic,我是大廠你不是,為什麼會這樣?
網民說萬事得的價錢就是比本田便宜。但本田問心:你今時今日的產品,值不值得比萬事得賣貴點?你的design language,連實事求是的澳洲車主都受不了。全世界似乎只剩下美國人對你義無反顧,其實你知不知道?再加上另一個掛著H字 Logo的現代,正在不斷搶所有車廠的生意,本田在澳洲基本上不是有太多優勢。
話得說回來,當年萬事得在澳洲縱使有個Aussie Ford兄弟,但就算兩廠的badge engineered的產品中,仍然以Ford領先,直到近年它和福特脫離關係,才靠好產品翻身。此消彼長的情況下,豐田一枝獨秀、日產靠SUV和Pick Up保住江山,本田卻甚麼也靠不住。這個時候本田竟然有閒情逸緻找自己和萬事得比,難保下一步連在澳洲有點主場之利(畢竟曾經在當地設廠)但已在苟延殘喘的三菱也要比一比。當真如是的話,也實在是越來越不長進。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令人唏噓的Civic
本田Civic推出才一年後迅速小改款,主要原因還是各界(包括權威的Consumer Report)一致劣評。由內到外,由操控到內籠到外形都批評得體無完膚。
但奇怪的是,新Civic在美國推出至今,一直長踞銷量榜前列位置。很多網民都大惑不解,留言盡不是味兒。
看上面兩段,真是很難組織成一個合乎邏輯的故事。假如新Civic真的那麼差,為什麼銷量仍然那麼好?既然銷量那麼好,為什麼本田仍然要那麼急改款?
你想填好這些洞嗎?OK,很不科學化(也就是像網民那個版本)的說法是:本田Civic多年來已經建立了很強勁的brand
loyalty,忠實擁躉忠心不二,產品的耐用性大家有信心,而且論駕駛感覺,即使大家都覺得這代的本田Civic退步了很多,韓國車的行車平順性有很多人仍然覺得不及日本產品。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次本田是靠「食老本」救了自己。
那麼既然本田這次是「一額汗」賺回來,也自然不敢怠慢,既然Civic在汽車傳媒的口碑不是那麼好,本田無論如何都要「從善如流」,立即針對他們的批評痛定思痛,官方圖片出了,很多人覺得外觀上好看多,但更多人認為,內籠這一還是這一代本田Civic最大問題,一天還沒有見到真身,一天還是不能評論。
好笑的是,在地球另一面,澳洲以至東南亞發售的本田Civic因為較美國遲推出,趕及在推出前先來些改動,因此這次的小改,並不適用於澳洲和東南亞國家發售的Civic。至於日本和香港,這一代Civic根本從未推出,以這兩個不再擁戴家庭房車的市場,究竟會不會推出都仍是未知之數,回想本田當年靠Civic在這兩個地方發跡,真是有點唏噓。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完成歷史任務
近日有兩款福士的「劃時代」汽車先後停產。
所謂「劃時代」,不是因為他們的技術,而是他們真的生產了超過三十年:巴西市場的Kombi(即第二代的福士van)和內地的桑塔納,當多年來福士傳了多遍要復刻VW Van,其實根本一直在生產,還與時並進的加了個鬼面罩換了個水冷引擎,至於桑塔納,就更是國內汽車業的同義辭,福士因為它搶盡先機。
當然,你會說這兩款福士都不算厲害,福士的甲蟲停產都只是不夠十年前的事,我想論機械性,這些車都沒有現在大量出現在新車上的電子儀器,加上新興市場對汽車的規格要求一向不高,所以才造就這些幾十年不變的車系。對於已發展國家的人來說,這真是匪夷所思的事。
只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尤其是中國這個新興市場,人民富庶起來,對汽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會行會走的車,國產私營車廠大量供應,大眾汽車不再只是「大眾化」汽車。新一代的桑塔納,其實就是Skoda的Rapid,質素完全是大躍進,價錢相信不會有太大增幅,今時今日的國內同胞也自然付擔得起有餘。
有人說福士終於肯停產這兩款長青樹,是件好事,畢竟都是多年前的規格,說安全性和技術都是落伍,以往車廠不斷透過輸出技術到發展中國家來延長車款壽命這一招已經不再行得通。只是商機處處,世上還有很多不知汽車為何物的國家,套用老掉牙的故事,兩個商人看到新大陸沒有人穿鞋子,一個認為那裡沒有賣鞋的市場,另一個卻認為這是把握機遇當開荒牛的好地方。汽車帶來生活質素的改善,對第三世界的國民來說,怎樣說都是夢想。所以說不定舊桑塔納還是有它的生存空間,但以目前來說,上述兩款車似乎已經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任務了。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日廠勢危
好了,Suzuki「終於」敗走美國了。難為了代理商們要破產收場而已。
Suzuki應該一點也不覺得可惜。以Suzuki目下的四輪車系列(不要忘記Suzuki的電單車是認了第二沒有人敢認第一的),根本和美國人是兩個世界的事。Suzuki多年來靠的是GM一直「照住細佬」,於是Suzuki只是「雜嘜」,既把韓國次貨貼上自己招牌,亦任由自家製品貼上各種來去匆匆的GM牌子像Geo,但Suzuki本來就不是做這些車起家的,他的Kei家在日本賣個滿堂紅,Swift在歐洲都受落、更雄霸印度這個跟中國一樣狂買車的國家,小車,在美國根本沒有生存空間,就算近幾年油家飛升,日圓高企下,連本田賣的Fit/Jazz也賣一輛蝕一輛,你叫Suzuki如何跟人競爭?
更何況是,自從GM自身難保後,他的所有「亞洲伙伴」也被他離棄了,Isuzu也撤出美國商用車市場,Suzuki還會遠嗎?加上美國的金融海嘯、福士和韓國車廠強攻美國,愛四驅的有富士,Suzuki真是完全沒有需要留在美國。
Suzuki一去,大家都在估,下一個會否是三菱。好笑的是,三菱的高層立刻撲出來否認,但和Suzuki不同的是,三菱在全世界都是苟延殘喘,是日本車廠中的亞視。而且Suzuki在和美國毗連的加拿大,反而還有市場。只是我抓破頭也不知道,到底和美國人品味相若的加拿大,反而容得下Suzuki。如果只是和滙率及經濟有關,那麼多少反映日本車廠如今的局面有多嚴峻。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