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全港最大買車客戶


全香港最大的僱主,其實也是一眾車行的大客。

幾年前看某汽車雜誌,提起政府購入萬事得6,算是好品味了一次。我真的笑了。政府買車,一向是招標,價低者得,哪有像汽車雜誌一樣,要來個操控大測試,忽然掟個彎來看汽車極限有多高?

當然,招標第一看規格,第二看價錢,不合原本招標要求的,也自然心裡有數,根本不會投標,至於有沒有車廠盲中中搏大霧,恕我局外人不得而知,局內人更加不好說。總之合規格又價錢最低的,自然中選,是很公平合理的事。

至於看政府車輛,有沒有看到不同代理商的端倪?當然可以。你有沒有見過本田私家車中標?本田一向都不熱衷於公司車,的士商用車更加沒有興趣,反而電單車倒是世界聞名,無遠弗屆,是不是公司車倒沒有所謂了,還有沒有發現政府比其他私營機構更敢用其他牌子的車?無他,合規格就要用,事實上政府有個機電工程署,有那麼龐大的支援,倒不太怕冷門品牌汽車多頭暈身慶。只是個別牌子的確「路遙知馬力」,於是一方面你看到政府很珍惜舊車,因為要換,你知道每輛汽車都應該有他們的「life expectancy」,還有要批准買新車,一樣會受到尊貴的議員的監察,一方面我們又常常見到那麼多舊政府車在「捱」,自有特別原因。

至於司局長級的車,一樣按照既定程序,但現役的福士Phaeton,明顯是代理覺得以該些「弱雞package」(三公升引擎推進兩噸重的龐然大物) 根本沒有市場,但礙於Phaeton滯銷又想爭取曝光率,於是又要降級挑戰,結果如願以償,但賣給市民大眾的,只有4.2公升的豪華版。這又帶出了一點,就是政府車往往以最齋版掛帥,在香港這個甚麼都要豪的城市,這些「齋車」遂成為了另一種奇景。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厭悶


相對於通用有雪佛蘭、福特有福特(歐洲),佳士拿在歐洲幾乎沒有人認識。

自從和快意集團合併後,情況開始有變。一直沒有右軚出口的Lancia,在英國以Chrysler之名出售;至於在其他歐洲國家,Chrysler在美國有售的某些型號,也以Lancia之名發售。很多人摸不著頭腦,雖然Delta經英國汽車傳媒測試,既不反感也不推介,但就是競爭力不足,以Chrysler之名義發售,也不比以Lancia之名義更能招徠消費者。

至於美國,Lancia和Alfa Romeo久久不能重返美國,於是快意把該兩個品牌重新包裝以Chrysler名義發售,表面看來似乎是權宜之計,但正如上文所言,兩個品牌的產品競爭力根本不及其餘兩個美國廠牌,價錢亦未及對手吸引,快意那樣做,基本上等於把佳士拿的銷量進一步推低。

正當我們不知佳士拿有甚麼板斧之際,2013年款的Dodge Dart的Teaser Photos浮面,車廠似乎對這款應該是第一輛正式由愛快和佳士拿合作發展的新車寄予厚望,能否重拾當年Dodge Neon大賣的風采,那得要看明年一月底特律車展推出時,再看汽車傳媒的初步反映才能透露多少端倪。

三大美國品牌中,一直是佳士拿的定位最令人頭痛。他們有膾炙人口的Dodge Viper,也有大馬力等於一切的Charger房車,亦是其中最早開發MPV的車廠,更有Jeep這個傳奇品牌,結果命運卻是三大之中最坎坷的一所車廠。落入快意手中的佳士拿,橫看竪看也只看到兩個字:「厭悶」。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反斗車王大智慧


很多人說《反斗車王》續集沒有第一集好看,我卻看到了Pixar的野心。作為車迷的看,卻看到以下幾個對現今車壇的反諷:

對化石能源反嘲再反嘲:故事一開始就說奸人製作出替代能源準備取代化石能源,並邀請所有世界冠軍級人馬參與環球大賽,這激起了一眾「檸檬車」的反感(Lemon,即爛車),密謀殺死一輛又一輛使用替代能源的汽車,當大家開始質疑替代能源不安全,最後卻發現原來局中有局,奸人只是想以替代能源害死車的說法,復興化石能源,Pixar到底是想藉此鞭撻不支持發展替代能源,還是想諷刺那些替代能源的倡議者,其實只是把污染的源頭轉化(如電車),甚至令全球糧食供應緊張(如玉米這類的生化能源)?

檸檬也是車:檸檬,曾幾何時也給汽車雜誌推介過,消費車也有喜歡檸檬的日子。檸檬之所以成為檸檬,是車廠沒有好好把關,事故頻生、回收再回收、锈跡斑斑,最後變成被遺忘的一群。和第一集相比,這些車雖然也一樣和Hudson Hornet一樣成為歷史的沙石,但他們卻不像Hudson Hornet,因為根本從未傳奇過,更被世世代代嘲笑,車廠的污點,於是車廠為了盡快讓消費者遺忘這些爛車,連舊零件也不再生產,務求汽車一壞就可以立即送去廢車場,乾手淨腳。由車廠到汽車雜誌到消費者,我們欠「檸檬」一個公道。

蠢車大智慧:Mater傻,和Lightning McQueen卻是好朋友,但Lightning McQueen難忍Mater的不識時務而鬧翻,但誤打誤撞,被特務以為大智若愚,結果不負眾望一舉拆穿奸人真面目。憑的不是甚麼大智慧,而是最基本的經驗,一天到晚修車拖車的他,有的是愛心與細心,反而更易拆穿一些對其他人來說是尋常事,對他來說卻是蹺蹊的事。現實生活是,蠢車,往往是最長命的一輛,美加澳紐,隨時見到此等「蠢車」「甩頭甩骨」卻仍然老當益壯。最爆那句是回應AMC Pacer是否「檸檬車」反問特務:「Is Popemobile Catholic?」

過份電子化:曲線玲瓏的女助手,其實是以Mitsuoka Orochi為藍本。Orochi意即毒蛇,女人心和毒蛇可有關係不得而知,但她最在行的,是製作Apps,那句「現在不是幾乎所有車都是聲控嗎?」道盡了目前車壇過份依賴電子儀器的事實,在巴黎差點誤了大事時,被「線人」揶揄「新不如舊」、「不懂敬老」,和Pixar一向的「戀舊癖」如出一轍。

意大利車的哲學與人情:懂得開解McQueen的,是Guido和Fiat 500的親友。他舊、小、卻充滿人情味。說他們小時候怎樣幻想自己是哪一輛法拉利、怎樣互相打打鬧鬧卻仍然老友,還有新舊Fiat 500狂歡跳舞,幾代同堂熱熱鬧鬧,意大利汽車常常給人的感覺往往是莫名奇妙、易壞,但由Jeremy Clarkson和Pixar都愛意大利車,只因意大利汽車的passion,是其他地方的汽車欠缺的。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

紳寶之冤


我真的覺得,紳寶是給通用「監生整死」的。

說過很多遍,紳寶,不是等閒的車廠。他是懂得造飛機的,當然會造飛機不等於會做大炮,但Spyker無咁大個頭想找俄羅斯財團,不賣;Spyker籌夠期買了,結果紳寶快要破產,強國施以援手,通用三番四次阻撓,結果這一次,紳寶真的破產了。如無意外,應該會從此消失,這個曾經是香港第三大歐洲品牌,《一號皇庭》的潮車,怎說也算是香港人集體回憶的一部份。

一直在想,究竟通用當天買紳寶回來幹嘛?哪有車廠收購了回來不嘗試把他重新包裝,但我一直聽到的,卻總是快點取消這個brand,聽了將近十幾年,通用也極有本事把紳寶推向永不超生的境況:把雪佛蘭Trailblazer變成9-7、Subaru Impreza變成9-2,遠在歐洲的瑞典人,你們看到自己的國寶大雜交,能不痛心疾首?

當然,我知道我今天那樣說,或者通用會覺得不公平。或者,他們都覺得自己盡過力,但看美國人這幾年應對金融海嘯,由雷曼到AIG到Wells Fargo,不是最後一秒才出動就是出手太慢救不了。區區一個歐洲品牌,對他們來說算老幾。但紳寶不是Talbot、Pontiac和Oldsmobile,他代表了某種執著,就如堅持了很久的中控台起動引擎匙膽、佈置緊密得難以給普通技師修理的引擎,如今連落入強國被他們蹂躪原本設計的機會也沒有,紳寶的車迷,你覺得紳寶這次是死得壯烈還是難看?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本來係家姐,最尾係阿妹


我又來「唱衰」電車了。

但這次,其實是「唱衰」面,「唱好」底。通用汽車說,本來走進陳列室看Chevrolet Volt Plug-in Hybrid (GM很複雜地說Volt is not exactly a plug-in hybrid,但馮京作馬涼雖不中亦不遠),結果買了Chevrolet Cruze。Cruze是甚麼車?美國人一定知,澳洲人都知,因為當地的Holden Cruze一樣大賣,香港人不知?你當是Honda Civic的家庭房車就行。

那麼說明了甚麼?大家都是腳踏實地的人?錯不了的。但我想說的是:也難怪GM沾沾自喜。顧客來到你的陳列室,覺得本來想買的貨品不是自己那杯茶,但你還有另一杯茶合他們口味,至少沒有流失了客戶。

也自然帶出另一個有趣地方:車廠造halo car,遠大目標前瞻性強的那些,結果變了吉祥物,十個有九個未夠千世不能修得共寢眠,最幸運的那一位其實是廠方自己倒貼,皆因新技術開發成本高,賣一輛隨時蝕一輛,Lexus的LFA如是,Toyota Prius也一樣,但至少其餘那九個買了Corolla和LS600h的幫補了豐田。這些吉祥物,的確有招財功效。

買車,很奇怪。最終泊在你車房的,往往本來不是你最初想要的那一輛。就像拍拖,最後和你步進教堂的永遠不是你最愛的那一位。當然,有時一段關係也會發生「本來和家姐拍拖,最終阿妹跑出」的例子,對方家人會否像GM那麼開心,倒要看你的身家財產有多少。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好一對活寶貝



中國準備向美國入口的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最初我不明白,明明通用等車廠一早已經在國內合資,有關措施究竟有何影響?後來想起國內稱為凱迪拉克的Cadillac和林肯(Lincoln)這兩個品牌,恍然大悟。

美國人都知道,林肯,除了是美國前總統的名字外,還是汽車品牌。上世紀九十年代,林肯曾經一度傳出要輸港,結果沒有下文。當年的LS,車架大概借了當時還是福特旗下的積架汽車。忘了告訴你,林肯也是福特旗下的一個品牌。

直到近幾年美國的汽車企業面對破產危機,福特雖然不需要宣布破產,但為了保住自己,已經把Premier Auto Group旗下的品牌賣得七七八八:富豪、雅士頓·馬田、積架路華,反而林肯,倒是留下來了,事實上應該沒有人願意買這個品牌,但令人費解的是,福特為什麼連Mercury都取消了,林肯還是死命不放。

當然,林肯的名字很有歷史價值,最傳奇的Town Car(上圖),代表了大美國精神,有紐約的場景,就有他的出現,多少美國總統的專用座駕也是Town Car,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沒有了他,也失色不少。但Town Car事實上已經於今年退隱了,林肯賣的,只是換了鬼面罩的福特,以Design Language的成就來說,應該連原本的老人家市場也不受落。

Lincoln和Cadillac,好一對活寶貝。明明擁有源遠流長的豪華轎車歷史,卻又不敵歐日品牌;反而要向他們學習,結果在美國地位衰退,在歐洲卻又變成陪跑。唯一可以重生的地方,竟然是我們祖國。兩個品牌,勾起多少老中國當年的老上海回憶,中美之間亦敵亦友、又愛又恨的商貿關係,在這兩個品牌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泊車這門藝術

泊車,真是一門藝術。

未泊過車的人不會明白,泊車是怎樣微妙的一回事。泊了車子進去,不代表你就可以把他開走,我就曾經很順手的泊了進去一個車位,然後同行的朋友發現我根本沒有可能開走它,幾個人在車外叫我怎樣控制方向盤把車開出來再泊一次,其中一個朋友忍不住嘀咕:「你剛才其實怎樣駛進去?」簡直媲美「神蹟」。

然後就是其他匪夷所思的人,你泊得四平八穩,偏偏遇著一些「瘟神」,不會理你的車子和他的距離,有些甚至好像想和你過不去,一邊離萬丈遠,另一邊幾乎有點像地鐵痴漢般想「非禮」你的車,不同的是,你的車不可以叫「不好」,旁邊都不會有人替你出頭,更沒有可能報警。

當然,最恐怖的就是像下面那片段中的瘋漢,不理三七二十一見位就泊,甚至撞毁你愛驅的防撞捍,你的座駕好端端的和你道別,毁著容和你再見,但「兇徒」卻已經逃去無蹤,你光火之際才發現,你泊車的位置根本沒有閉路電視。

早說買車是項危險的投資。股票金錢都放進銀行,樓宇是不動產,偏偏汽車卻天天走在街上和其他汽車爭路,又或者有點像把兒童獨留家中,少看一分鐘可能已經釀成大錯。可以預期多了那些自動泊車系統後,會多了更多以為該系統萬能的白痴車主,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由得汽車亂撞。泊車,原來像行為藝術和塗鴉多點。

2011年12月9日 星期五

高層不喜歡


最近炒得熱烘烘的日產「GT-R版Juke」,原來並沒有高層首肯。據說高層對這「課外活動」並不高興。

我想起了第一代Golf GT-I的故事。當年,也是大家的「留堂作品」,都在偷偷的做,到米已成炊的時候,卻有截然不同的結果。高層們看了,認為好,結果造就了一代傳奇。

為什麼高層會說不好?陽奉陰違固然是辦公室大忌,偏離產品本身的形象也是公關以至行政人員的忌諱亦是事實,浪費資源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但給你發現原來他們沒有設計師們高智慧相信也是死因之一。看到這裡,你覺得福士的高層偉大,還是想起Carlos Ghosn這個les cost killer, 其實也是les employee killer?

當然,事件其實可能是宣傳技倆,世界已經發展到所有事也可以陰謀論來解釋,沒有七十年代那種驚喜好玩,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無論如何,Juke-R的出現,對本來已經夠Funky的Juke來說,絕對百利而無一害。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最強合作?

混能和柴油,日本車廠和歐洲車廠曾經各有堅持,甚至互相指對方下錯賭注,各自認為自己的投資才是未來汽車的希望。

這當然得看歐日車廠的歷史背景。歐洲汽車市場,對柴油車的需求殷切,日本車廠久攻不下歐洲市場,也原於一向不是太在行研發自家柴油引擎,但豐田的Prius砰地一聲雷,由日本到美國都賣個滿堂紅,環保車的形象深入民心,更發展成幾乎所有車系都有混能版,相比歐洲人仍然繼續愛柴油車,歐日各自在自己的範疇上不斷進步,但誰也沒有活得比誰好。

當然,商場哪有永遠的堅持,當你在各自的領域上取得成功,車廠自然開始眼紅你的成就,迫使自家也研發對方的強檔產品,於是寶馬平治與保時捷也開始有混能型號,豐田也曾經研發過自家柴油引擎。只是與其互相攻擊,不如互相補足。一輪大混戰後,最近豐田與寶馬宣布技術合作,前者把混能技術供給寶馬,後者把業界最強之一的柴油引擎作技術轉移,兩大強人合作,其他車廠相信寢食不安。

不過豐田換了寶馬引擎會否就帶來無限商機,寶馬的客戶又是否真的那麼在意混能型號,其實也是疑問。兩家車廠的客路不同,產品的路向也大相逕庭,雖然在引擎調校上可遷就(Lotus Evora用的也是豐田Camry V6引擎),但相信不會喧賓奪主變成兩廠的主流。無論如何,這次業界最強合作,除了老生常談的協同效應外,光是宣傳已經值回票價。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還是那個原因

近幾個月以來的車市異動,的確幾年來都沒有見過。

先是之前提及的標緻與雪鐵龍重返香港,繼而又有福特傳被落入英之傑手中,維信汽車又忽然對雷諾及富豪積極起來,然後更震撼的消息是英之傑代理多年的萬事得落入澳門代理宏泰手中,最新消息是森那美欲代理內地廠牌比亞迪。還未計法拉利代理和記行與彤叔集團最近的新聞。

當然,每宗新聞背後都有各自的故事,但這些異動,確實是近年少有的。孤掌難鳴,不是說代理想得到代理權就立刻如願,得要靠廠方「情投意合」配合起來,但要廠方「動情」,也得要代理顯示誠意才成事。香港本來是個小市場,又一向給幾個品牌壟斷,冷門品牌一向在香港都是可有可無,但這幾年,連這些冷門品牌都對香港市場緊張起來,說穿了相信還不是內地市場。

你看萬事得,英之傑集團一向豐田獨大,當了「二奶品牌」那麼多年,都竟然不再認命;富豪收歸了吉利旗下,雖然仍然是獨立運作,但香港怎樣說都是中國一部份,沒有理由不在香港確立一下品牌形象,近來的一系列sport版本,看得出富豪已經對自己的「老餅車形象」有點不耐煩,來個求變也是可以理解。至於標緻雪鐵龍,在中國一早已經深入民心,佔有率隨時比得上一哥福士,仍然要回流香港…再數福特、越野路華、麥拿侖、快意…全部都北望神州,可以預期,這次代理取得這些品牌的香港代理權,是要向廠方示範,其實他們都是有誠意、有計謀、有長遠策略的。至於會否因而連內地的代理權都兼顧,雖然有太多因素左右,至少做好呢份工,就更多籌碼和廠方再談。

那麼比亞迪?還用說?當內地都透過香港來逐步國際化人民幣,內地品牌在外國銷售上又處處碰壁,當然更要以香港作為「國產車離岸中心」。大家都認為森那美看準電動車市場而代理比亞迪,實情你看看年報中有關比亞迪的銷售數字究竟有多少是電動車,再看看有幾多Mitsubishi i-Miev賣出,你就會明白,事出必有因,而且只得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