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搵主好人家
我講車廠。某局長都說「良禽擇木而棲」,他當然找到好「碼頭」,才會那麼風涼。但其實車廠也是。而且今時今日,這是政府也要緊張的事。否則你看「歐紳孖寶」,美國人買了就當草,等俄羅斯人有興趣才忽然對舊情人「依依不捨」,可憐Angela Merkel在大選前忽然要處理這宗「話嫁唔嫁」辣手case,不知死了幾多細胞。
看美國人的紀錄,又真是「花晒」:積架、紳寶、歐寶、富豪、九十年代林寶堅尼的「美治時期」、甚至和平治的「跨大西洋合作」,全部一鑊粥。相反林寶堅尼落入德國人手中就來個極速回春,賓利做了幾十年「油瓶仔」忽然勁過老豆,Mini更加不用多說,一個品牌,變種再變種,次次有新意,即使是勞斯萊斯,都忽然返老頑童,像個五十幾歲的阿伯,忽然練出一身肌肉,後生女都刮目相看…當然,也有一個例外,就是寶馬對路華「始亂終棄」,令它輾轉落入祖國懷抱,斷估英國政府到現在還有點氣難下。
說到底,美國汽車積弱已久,九十年代還不知自己開始頭暈身慶,不斷擴充,未醫好自己先去醫人,結果交叉感染,於是「見唔好就收」,以cut loss為目標,結果「越cut越loss」,十年沒有新車。試問世界上哪有「喊冷車廠」可以逃過破產的命運?
沒有效率、沒有策略、沒有計劃。然後一個又一個救亡計劃,都是要來做presentation,讓會議室的powerpoint可以有著落。反而到了即將撐不住,要找另一主人家之際,才出盡吃奶力研發好product,好讓賣的時候價錢好一點。你看紳寶的9-5,好到通用高層都傳出「唔捨得」之說;Tata買了積架越野路華,一輛又一輛好車推出,拍爛手掌之際,舊主相信一定奉行「賣仔莫摸頭」的道理,無謂眼淚流。
當然,說到尾都是市場容納不下太多的汽車品牌,那些只是滿足小眾的牌子,注定難生存。但德國人就是有本事把品牌「化小眾為大眾」,擴大自己版圖之餘,也珍惜羽毛,不無的放矢,所以任何一個國家領導,下次自家生產的汽車品牌出現經營問題,大概都會懂得「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